為進一步深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指導學院教師深入挖掘思政教學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和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豐富課程育人内涵,推動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協同推進,實現“課程有思政、教師講育人”的育人新局面,3月10日下午,學院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醫學倫理學教研室主任包玉穎副教授來院做題為《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設計原則與實施方略》的專題講座。講座由學院倪光夏院長主持,教學院長張洪兵副院長以及全體教師參加。
講座伊始,包教授從近年來火熱的電影入手,将其拍攝制作與教學過程類比,引出了隻有充滿魅力的課堂才能培根鑄魂、立德樹人的道理。接着,她就“課程思政的内涵和意義、設計原則和實施方略”三個部分具體展開講座。
在第一部分中,包教授援引習近平主席就思政教育的講話、教育局“528文件”的頒布等幾個關鍵時間點,展現了國家對于課程思政的重視性。她表明思政内涵正在于對學生的價值塑造,也強調其成功開展對将立德樹人融入教育全過程,努力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中,包教授指出老師們需挖掘、提煉思政元素,将其融入教學體系和内容,以此教育、滋養學生。除此之外,她就教育局頒布的醫學類專業教育相關文件,說明專課老師的課程思政教育應緊緊圍繞專業課程展開,并總結提出言傳身教、實事求是、畫龍點睛、循循善誘、情境創設共五個原則。
第三部分中,包教授提出課程思政的實施方略要從目标體系和操作層面兩方面入手,她展示了自己在醫學倫理方面的教學成果;同時,通過自己在推拿(視障)專業的成功教育,親身證明了老師的教學魅力能夠引發孩子心靈共鳴,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最後,包教授列舉、講解了我院部分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要求,鼓勵老師們從對課程思政的積極投入中,培養教師職業精神,追求教學榮譽幸福。
倪光夏院長做最後總結,首先感謝包老師的生動而精彩的講座,包老師論述了課程思政的建設要義,建議教師從提高思想認識、厚植家國情懷、提升教學能力等方面下功夫,有機融合思政與課程教學。倪院長指出教師應該明确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同時,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并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做“四有”好老師,樹立正确的價值觀,立心鑄魂、明道信道、學道懂道。